平靜的涂料3.15
如果是在往年,在臨近3月15日(3•15消費者權益保障日)這一天,關于涂料產品造假售假的消息已經開始井噴。比如說前兩年的立邦和多樂士,它們的渠道商制假售假的新聞在3•15期間此起彼伏,一定讓你記憶猶新。
但今年情況似乎并不尋常。直到3月15日的前5天,在百度上搜尋“涂料”的信息,制假售假、質量不合格等新聞已不多見。3月初,一條標示著“立邦漆上質量黑榜”內容的視頻新聞被業界人士多有推薦,似乎成了今年3•15前涂料行業最大的騷動了;但很遺憾,這條新聞的內容跟它的標題并不相符——上黑榜的只是一些傍名牌企業的產品。
而多樂士方面,大概在吸取了前兩年的教訓之后,在處理這一敏感時期的負面信息上,也已積攢了足夠多的預警經驗,以至于你會懷疑它最近的表現是不是過于低調了。
這使得業內“看立邦、多樂士丑聞”的期許不再像往年那樣得到滿足。在中國涂料行業的“小背景”下,這樣的情況甚至是令人沮喪的。而且,沒有了“出頭鳥”,其他的涂料企業需要擔心,如果要抓典型,倒霉的運氣會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;畢竟,其他的涂料企業還沒有太多的類似經驗可談。這種擔憂不無道理,三和漆就成為了“不走運”的一個。
盡管現在看來,“涂料3•15”還靜悄悄的,但是在涂料市場上,隱患依然很明顯。近期,涂飾商情已經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市場一線走訪,這一次也更強調對終端亂象的關注。根據他們反饋回來的信息顯示,市場上的售假以及傍名牌的現象依然沒有改觀的跡象,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。比如一些商家完全不避諱,把諸如“新時代立邦”、“廣東立邦”等傍名牌產品放在店面明顯的位置,甚至直接告訴你,包裝桶上的生產地址都是忽悠人的。
這樣的做法無疑是跟“業界良心”完全相悖的,其對于涂料行業的破壞——或顯性或隱性——也必然深遠。在3•15平靜的局面之下,隱藏的依然是隨時可能爆發的“不定時炸彈”。究其原因,或者已經不再新鮮,比如說經銷商的素質低下、企業的監管不力甚至縱容等等,不一而足。
但必須說,這些幾乎年年都被提到的原因,都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。就如同“走運”的涂料企業喜歡看“不走運”的大企業的丑聞一樣,所折射出來的,是一種“看客”的心態。俗話說“風水輪流轉”,一旦“不走運”的是自己,又何以期待別的企業跟你感同身受?!
說到底,這依然是整個涂料行業的頑疾所在。在任何問題上都各自為戰的企業、部分不擇手段追求短期利益的商家,過多地混跡于涂料市場上,久而久之便“成就”了今天的這個局面。因此,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下,涂料行業的3•15事實上危機潛藏。如果平靜度過這一敏感期,也只能將其歸功于整個行業的鴻運當頭。
但是誰能夠保證永遠走運?如果深層次問題得不到解決,從整個行業的角度出發,則寧愿每年都來一次局部的爆發,以提醒和釋放部分的能量;否則,我們面臨的可能是一次更大的危機的爆發。